2014年3月31日

抽水馬桶的傲慢與自卑



自卑與傲慢畢竟是一體兩面,對不如你者傲慢的人也會對比你高明者自卑。
※ 此文原刊於《中時晚報》時代副刊 後視鏡專欄,1991124日。

七○年代剛到美國留學的時候,那裡正經歷過民權運動的洗禮。美國黑人已經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起碼的尊嚴,因而很自然的會令筆者以為美國的黑人應該是較有平等觀念的。然而在與校園內才從非洲來的黑人留學生接觸後,卻得知有些北美洲的黑人會岐視非洲的黑人。當然其中因素很多,同時也不見得代表美國黑人的一般看法,然而若說這主要是由於非洲黑人目前的經濟條件與生活品質比起美國黑人相差甚多之故,應是離真相不遠的解釋。而從另一方面看這些岐視非洲黑人的美國黑人也會以很自卑的態度面對白人,因為自卑與傲慢畢竟是一體兩面,對不如你者傲慢的人也會對比你高明者自卑。
在一個以消費物質的豐富與否為看人標準的階級社會,美國黑人的自卑與傲慢是不足為奇的。同樣的,不少台灣來的人岐視起黑人來,比起白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在白人面前的自卑感比起黑人來恐怕也是綽綽有餘。這些人來到美國,對於除了白人日本人之外的其他種族都是採取十分不屑的態度。
台灣的人在美國瞧不起黑人與墨西哥人,然後也開始瞧不起後來出現的中國大陸留學生,而評斷的標準則是十分一致,都是因為他們來自落後地區,就像美國黑人會瞧不起來自落後地區的非洲黑人一樣。台灣留學生到美國的表現是這樣,到日本的也差不多,尤其那裡又有著一窩蜂的中國大陸留學生,最近就有一個例子。
台灣旅日作家張良澤曾與幾個中國大陸留學生同住一棟租屋,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有一次因為停水,房東乃貼出告示要求房客暫停使用大家共用的廁所,然而這些「中國人」居然不遵守規定還是在馬桶上大了便,讓張良澤深感痛心與鄙視。
張良澤鄙視這些中國人的理由,表面上看起來是這些人在社會行為上的可恥,譬如說缺乏公德心等,然而實際上卻是充滿著偏見。首先日本人使用抽水馬桶已有好幾十年的歷史,而對那些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而言,這很可能是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經常性的使用抽水馬桶。現代化的設備的一個麻煩是,它可能因為臨時缺乏某個原素而導致整個系統不能動彈,抽水馬桶的麻煩即是若沒水就會變得比傳統的毛坑更不如。一個人要改變使用幾乎是全天候傳統毛坑的習慣,去適應受制於水源的抽水馬桶是須要一番訓練的,至少他要學習如何在缺水時候憋住。而即使在使用抽水馬桶已有多年經驗的台灣,還是有不少人不照其原來設計方式使用它,更何況較少使用經驗的中國大陸留學生呢?再說客觀的講,日本人的潔癖也是吹毛求疵了點,要一個有著不同的人際互動方式與如廁習慣的人,在短時間內去學會另外一套相當不同的方式是很不容易的。
因此以較理性與客觀的態度來看,上述中國大陸留日學生的表現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不同的生活習慣與行為模式的適應問題,而這個不同為何會引起張良澤的恥笑與鄙視呢?答案恐怕是十分耳熟能詳而平常的一種,不少台灣出來的人一方面瞧不起物質落後的「中國人」,另一方面恐怕也顯示著對居留國日本人或美國人的深刻自卑吧! 而這些傲慢與自卑卻往往戴上道德、種族甚至科學的面具。